EPD 類別
要進行EPD的比較分析,首先要選擇EPD的類別,主要是以
1. 指定型產品EPD (Product-Specific EPD):由公司為指定產品製作EPD
2. 行業通用型EPD (Industry-wide EPD):由幾家公司為同類型產品製作EPD
此外,EPD亦要根據特定的產品類別規則(Product Category Rule)製作EPD。PCR的使用確保同類型產品的EPD都有相同類型的評估和報告。
產品生命週期分析
在EPD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產品的生命週期分析(即Life Cycle Assessment,簡稱LCA),根據ISO 系列 14040 的生命週期評估工具,以搖籃到墳墓(Cradle-to-Gate)的考量方式,計算產品整個生命週期的五個階段:
1. 產品生產階段 (A1-A3):原採料開採 > 原材料運輸至工廠 > 生產
2. 施工階段 (A4-A5):出廠至工地的運輸 > 施工安裝
3. 使用階段 (B1-B7):使用 > 維護 > 維修 > 替換 > 翻新 > 所需能源使用 > 所需水源使用
4. 使用後階段 (C1-C4):拆卸 > 運輸至廢棄場 > 廢棄物處理 > 丟棄
5. 邊界外的額外收益可能性 (D):資源回收再利用
生命週期分析後的結果會顯示在EPD評估上,其中近期較為關注的是產品的全球暖化潛勢(Global Warming Potential,簡稱GWP),顯示每種溫室氣體,如二氧化碳、甲烷、氧化亞氮等,有多少的熱量被困在大氣層當中,對地球大氣暖化的影響程度,以相對於二氧化碳當量的轉換,計算出可比較的系數。此數據也被引用至EC3蘊含碳排放量工具中的基礎依據。
以Shaw地毯為例,EPD中的LCA採用了CML和TRACI 2.1二種評估方式進行,顯示每一平方米的地毯在其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的GWP值如下:
EPD的局限
在進行EPD的評估時,會對生命週期期間的數據進行假設,特別是在缺乏全面生命周期評估數據的情況下,例如預計使用的年期、使用的地區、運輸的方式、清潔的頻密度、維護時會使用的能源和水,這些假設可能引入不確定性和不準確性。
儘管EPD有一些限制,但仍然在提供產品對環境影響的透明度和標準化資訊,在同樣的方法學下的可以作為參考的方式,讓使用者或採購決策者可以有意識的去作出選擇。
EPD的局限
EPD的目標是透過可驗證、透明和準確的環境足跡資訊,促使企業了解並使用對環境影響較少的產品,從而影響到生產供應商對生產產品時所帶來的對環境的衝擊,作出對環境保護的行動。
EPD有助於綠色採購、營建招標以及國外綠建築認證,如LEED、BREEAM和GreenStar等綠建築評估時可以滿足分數的需要,並作為計算建材的蘊含碳排放量時的依照。
想進一步了解EPD或有哪些產品已有取得EPD的報告,可以前往EPD官方網頁。